發布時間:2021-10-11 10:42:10 瀏覽:282 來源:海芝通
1. 溫度。環境溫度越高,鋰電池電化學材料的活性越高,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所涉及的副反應越強烈。容量損失較大。鋰動力鋰電池的化學自放電在高溫下更為顯著,利用高溫儲存來判斷鋰動力鋰電池的自放電效率更高。
2. 外部短路。置于開路的鋰動力鋰電池外部短路主要受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濕度的影響。為此在對鋰動力鋰電池進行自放電特性測試實驗時,實驗室環境和濕度范圍是有嚴格要求的??諝鉂穸雀邥е码妼试黾?,而空氣污染重要的是污染物中可能含有導電顆粒,這會增加空氣的電導率。
3.荷電量。比較鋰電池充電和鋰能對自放電率的影響時,總的趨勢是鋰能鋰電池的充電量越高,自放電率越高。即鋰電池上的電量越高,正極電位越高,負極電位越低。這樣正極的氧化越強,負極的還原越強,二次反應越強烈。
4. 時間。以鋰為動力的鋰電池具有相同的容量和功率損耗效率;時間越長,損失的功率和容量就越多。但是自放電性能一般是作為比較不同鋰動力鋰電池電芯的指標,即在前面相同的條件下,同時進行比較,所以時間的目的只能是據說會影響自放電。鋰電池的物理微短路與時間有明顯的關系,長期存放更能有效判斷物理自放電。
5. 循環。循環會使鋰電池內部微短路熔化,減少物理自放電。因此:如果鋰電池自放電以物理自放電為主,循環后的自放電會明顯減少;如果鋰電池自放電放電主要是化學自放電,循環后自放電無明顯變化。
18923797488